我希望在农历新年之前把这篇回顾的篇章写完。之所以把这篇回顾分成两半,一是因为篇幅,二是从心境和遭遇来说,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。前面我已诉说自己如何在抑郁症中挣扎,而接下来的这个部分,是我渐渐走出阴影、走向光明的过程。
我想父亲的到来和停留确实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。虽然短暂,但那段时间我非常非常快乐。搬进了自己的空间,和弟弟一起,那个曾今有过父亲身影的房子,也有了家的感觉。新房子让我感到兴奋,而接下来在报馆忙碌的生活让我没有功夫继续为将来烦恼。但现在回想起来,那时候的我中途休学,大学和奖学金都没有着落,想着都后怕。
四月份在晚报工作,是我实习最快乐的时光。许多事情对我来说还很新鲜。采访、撰稿、编辑、想点子,这些环节我都尽百分之百的精力和效率完成。一整天最期待的时候就是和同事到附近的小贩中心吃午餐。报馆的同事每一个都很友善,个别的又出奇地幽默,和他们同时出去,总会擦出各种火花,每次除了填饱了肚子还可以心情很漂亮地回来工作。而我的主管,晚报的副编辑是个温和的女人。她有经验,却没有主管的气焰,反而很温柔,特别是对我。有一次因为我冷她把披肩递给我,让我感动。工作上,她也总是循循善诱,宽容我的许多错误,问我许多问题,诱发我像正确的方向思考。和她讨论我总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,曾经因为这样的讨论,我三次拜访采访对象,三次修改新闻材料,最后的结果好得让我惊讶。这个月因为温和又知性的主管、幽默的同事,我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学习到了很多东西。
四月的某一天,发生了对我一生都影响深远的事情。我被通知到公共服务委员会(PSC)属下的测试中心接受心里考核。要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,总共长达4、5个钟头。面试我的心理医师是一个名叫Angela的干练女人,长得异常美丽,非常睿智的一女人。她刨根问底问了我很多问题,有些甚至是侵略性的,整个过程下来我感到全身乏力。她最后的结论是:you are a genuine person, and very
insightful.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动力。我第一次了解别人对我的认知,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真真实实的自己其实挺让人欣赏。直到今天我心里都存在一块空白,一个遗憾。就是母亲自小到大都没有夸过我,这让我从小都自信不足,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家,不值得别人赏识和肯定。我要感谢这个叫Angela的美丽女人。不得不承认,她的专业让我对她的话更加信服,这让我释怀,我因此开心了很久。不知为什么,此后我心里踏实了许多。
我想Angela对我的心理鉴定报告一定是正面的,因为不久后的五月份我就接到PSC的面试通知,开始准备各种成绩单、学校鉴定、毕业证书等等等等。那时候的我还在报馆工作,看报纸新闻什么的是顺手拈来的活,写博客也写得勤快。上班的时候除了工作就是看资料整理博客,写得内容都和教育有关。做家务时都会凤凰卫视打开听新闻,因为下班后还出去教补习实在没有时间。很多信息我不知不觉的就吸收了,没有花去多少精力和时间,但是后来都在面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最重要的是,我上网和面试过的人讨教心得,结论是面试最重要的,就是要真实。Angela说我是个“真实、有洞察力的人”,我很受鼓舞,心里想着,真正的面试就是另一个心理面试罢了,一下子轻松了很多。
5月30号,我着装整齐到维多利亚街的国家图书馆报道。PSC 的接待处我之前为ZJ递交材料时来过一次,多少人经过层层考验只为了博得在这里一展拳脚的机会,而今天我站到了这里。
大长桌对面一共做了7、8个人,整个面试20到30分钟。缅甸政治、中国政治、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、欧债危机等等问题我回答得游刃有余、思路清晰、实事求是,不知道就说不知道,适当时对面试官的论点提出质疑。面试结束,我轻轻带上木门,面试官们交头接耳的画面消失在门缝里的同时,我却心潮澎湃。那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好心情。它不是一闪而过的激动,不是莫名的快感,而是沉淀已久的渴望、期盼,在那一刻得到了爆发,得到了鼓舞。这种感觉让神采奕奕,让人不禁充满了喜悦。
这种喜悦感持续了好长好长一段时间,任何抑郁消极的残留,也彻彻底底地在我骨子里瓦解。虽然结果还是未知数,但我的沉着应对、我的冷静、我的不惧让我惊讶,让我自豪、自信。我沉浸在这种自信的欢愉中,耐心地等待面试结果。
6月初,结果出来了。果不其然,我成功了。PSC把我推荐给教育部最高级别的奖学金。眼前的唯一考验是月底的高层见面会,我必须好好表现,争取赴英国留学的机会。但诺丁汉经济学院的分量明显不足,我还是面临着被保送到天朝的命运。
6月28日,在缅甸两个星期的短暂休假后,我参加了高层见面会。博客再一次发挥了它的功效,因为实习时曾经就华文教育写过几篇博文,对实习经验任然记忆犹新,所以谈到教育政策和问题方面,我把这些储备好的点子一一列出,从容大方,没有一刻感到窘迫。两个星期之后,我已经坐在了教育部为奖学金得主们举办的茶会上,摆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写着我英文名字的名牌,名字下面的括号中醒目地写着"UK"。
我的梦想实现了。
它真真实实地摆在眼前。我永远忘不了7月的那一天,我在石龙岗补习时教育部Nancy的那通电话,告知我教育部决定给我奖学金去英国,去诺丁汉时,我心情是多么的激动。那么得难以平静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我的生命进入另一个章节。我告别了灰暗的过去,告别抑郁,告别不堪的自己,怀揣着喜悦办理出国手续。
8月3日,教育部奖学金颁奖仪式。8月底为了及时拿到新加坡公民三天两头往移民厅跑(公民批准前无法与教育部签约、无法申请英国签证),为此我急的焦头烂额。9月6日,ZJ撇下我和我那充满未知的手续进程,远赴文莱军训。9月中旬,移民厅传来好消息,公民申请获批,立刻与教育部签约,并火速申请英国签证,9月20日,赴英国的前两天,获批签证。这一连串令人惊喜的事态发展,我无法与ZJ分享。他在月底军训结束回国时,我已经离开了那个一年365天充满阳光的赤道岛国,来到了寒冷潮湿的大英帝国。
我脱胎换骨的故事、梦想成真的过程,就在这里完结。接下来的故事,已经不重要。重要的是这段充满汗水和泪水的心路历程,这段永远会再我人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奋斗的章节。
谨此纪念。
2013年2月23日 诺丁汉
后记: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路上帮助过我的人: ZJ、晚报的副编辑、和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人物--移民厅的公民登记处的Mrs Pang. 因为公民迟迟不批,我被迫无奈在移民厅软磨硬泡要求见长官。Mrs Pang接待了我,听我声泪俱下的诉说自己的困境,给了我几张白纸就地写上述信。我想就是这个机会救了我,过了两个礼拜Mrs Pang亲自打电话给我告知我好消息。三个月后我自英国回来到移民厅办手续时又碰到她,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她还是认得出我,问我近况。感谢一路来像Mrs Pang这样以各种方式帮助过我的人,没有他们我的梦想之路不会走得如此顺畅!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